大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 但4月3日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不健康飲食導致的死亡比抽煙還多! 這項研究,追蹤了195個國家和地區、在1990-2017年的27年間、15種飲食因素的攝入量趨勢,分析了各國因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 結果顯示:全世界22%的死亡跟不合理飲食有關;中國更是高達30%! 今天,我們想結合研究人員繪製的圖表#很厲害#,跟大家分享這項研究中幾個很有意思、有啓發的發現。 看完之後相信你也會知道:我們的飲食有什麼問題,又該如何調整。 這份研究選擇的15種飲食因素是: 水果、蔬菜、堅果/種子、豆類、全穀物、膳食纖維、鈣、奶製品、omega-3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紅肉、加工肉類、含糖飲料、鈉。 前10種是健康食物,後5種則是要控制攝入量、否則對健康不利的食物。 這張表格中的數據,是研究人員設定的最佳攝入量,以此來評估各國人民吃的夠不夠好。 總體來説,全世界人民都吃得很糟糕,不管是窮國還是富國。 對健康有益的食物,幾乎都沒吃夠—— 可以看到差距最大的是堅果/種子、乳製品、全穀物。 堅果的全球平均攝入量,只有最佳攝入量的12%;牛奶只有16%,全穀物是23%。 另一方面,對健康有害的食物都大大超標—— 含糖飲料超的最厲害。你看上面那張圖,都看不到綠色陰影(最佳攝入量的值)了 加工肉,超出最佳攝入量的90%,鈉超了86%;紅肉超了18%。 研究數據顯示,僅2017年就有1100萬人死於不健康飲食導致的各種疾病,佔了總死亡案例的22%; 而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是800萬. #手機橫過來看更舒適# ▲2017年全球21個地區因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例 這麼下去,也許有一天,飲料包裝上也要加一條警告:喝飲料有害健康。 2017年,死於不健康飲食導致的各類疾病人數: #手機橫過來看更舒適# ▲ 不同飲食因素導致的死亡案例和死亡率 僅2017年這一年,這3個因素造成的死亡就有: 加起來,佔了所有飲食問題導致的死亡案例的一半以上; 另外,2/3的健康壽命損失(DALYs),也要算在這3種吃法頭上。
飲食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第一 飲食問題造成的癌症死亡率第一 飲食問題造成的總死亡率。 這個死亡率數字,不僅比人口僅次於中國的印度高;也比我們經常認為飲食不健康的美國高很多。 從這次柳葉刀的分析來看,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的問題也是:鹽吃太多,全穀物和水果吃得太少。 其中,高鈉是最主要的因素。(同時也是日本、泰國存在的問題) 從近幾年我國的調查看,國民日均鹽攝入量在10g左右(1g鈉=2.5g鹽),遠超過每天6g鹽的推薦值。 除了做菜時放的鹽,味精、番茄醬等其他調料,以及餅乾、話梅等零食也是鈉的來源。所以降低鈉鹽攝入,可別忽略了這些「隱形鹽」。 點擊圖片,瞭解如何揪出隱形鹽 中國居民膳食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半斤水果(200-350g),一箇中等大小的蘋果基本就達標了。 但遺憾的是,我們國家人均的水果攝入量偏低,平均每人每天不到50克。 點擊圖片,瞭解1份水果有多少 全穀物,是指仍保留胚乳、胚芽、麩皮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 和精製穀物相比,全穀物含有更多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化學物,對預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等都有益。 膳食指南建議每天50-150g全穀物和雜豆;但我們平常吃的主食,大部分是精製穀物,都不是全穀物。 點擊圖片,瞭解全穀物怎麼吃 各種顏色的糙米、燕麥、大麥、青稞、高粱米都是常見的全穀物,煮飯的時候可以摻一把。 少吃鹽、少吃糖、少吃油……傳統的飲食建議似乎都把焦點放在讓大家「少吃」有害健康的食物上。 但從這項研究中我們看到,飲食殺手前5位,只有1條跟「吃多了」有關;其餘4條都是「吃不夠」。 這是不是提醒我們:「吃不夠」對健康的危害,如果不比「吃多了」更大的話,至少也同樣有害? 也許對很多人來講,控鹽控糖的初級目標早就實現;下一步該是「飲食多樣化,吃夠各類食物」的進階目標了。 那麼,這些食物你都吃夠了嗎?不如一起來挑戰一下吧~ 快告訴小夥伴們, 讓大家都吃得更好更健康吧~ Afshin, Ashkan.,et al.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DOI://doi.org/10.1016/S0140-6736(19)30041-8 編輯 | 山楂 設計 | 柚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