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是指邊境地區佈置的防務,在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的第一道防線;是國防的戰略前沿;是邊疆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發展睦鄰友好關係的橋樑和紐帶。
而邊防戰士,便是守衞在祖國的邊疆,完成邊防工作的人。他們中有軍隊、警察、民兵,也有其他邊防執法管理力量。
請向孩子這樣介紹勇敢的邊防戰士:
維護好邊境的安全,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的安全、讓國家不斷髮展、和其他國家成為好朋友。而維護邊境安全的,就是勇敢的邊防戰士們。正是因為他們遠離了自己的家鄉、和家人分別、日日夜夜堅守在邊境,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才換來我們能夠快快樂樂地上幼兒園、去飯店、去遊樂園。對邊防軍人來説,他們對祖國有清澈的愛,為什麼愛會是清澈的呢?
答案很簡單,他們勇敢地守護着祖國的邊境,他們的意志就像一個過濾器,把害怕過濾掉,只留下清澈的心。烈士是在革命鬥爭、保衞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為爭取大多數人的合法正當利益而壯烈犧牲的人員。
在這次事件中,四位年輕的解放軍邊防戰士為了守護邊境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失去了生命,成為了烈士。
他們是我們應該銘記一生的英雄。
文章開頭插入的那首《白樺林》,大家一定聽過吧。“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年輕的人們消逝在白樺林。”
除了烈士,烈士背後的家人,同樣值得我們的尊敬。
烈士肖思遠的母親説:“他是軍人,他有他的職責,保家衞國,那個時候,不能往後退,這些我都明白,但我就是特別特別想他,我只是一個母親。”她還想告訴和兒子合照的姑娘:“好姑娘,別等了,好好過以後的生活。”
圖片來源:頭條新聞
部隊問烈士陳祥榕的媽媽,生活有沒有什麼困難。她説:“我沒有什麼要求,我只想知道榕兒戰鬥的時候勇不勇敢。”
烈士的精神無私、偉大、值得尊敬;但他們也可能是誰的兒子、誰的父親、誰的愛人......在他們背後,默默忍受着失去至親之苦的家人,同樣也值得孩子們尊敬。
和孩子一起
用這樣的方式去銘記
説了這麼多,其實對孩子來説,想要理解還是有一些困難。所以,我們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這些事,用更適合孩子的方式去幫助他們銘記。1.閲讀和烈士、戰爭有關的繪本
繪本一直是最適合孩子的讀物,下面這一本描繪的故事,和烈士很契合哦。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充滿詩意的生命教育繪本。清明節時,小女孩小花跟着爸爸去陵園看望太爺爺,太爺爺曾是一名抗日遊擊隊員,從戰爭中倖存了下來,但一直守衞着這座烈士陵園,因為這裏有着他犧牲的戰友們......
閲讀建議:
這本繪本將“死亡”與花朵這一美好的意象聯繫到一起,塑造了唯美的畫面、與太爺爺樂觀超脱的形象。也許和孩子共讀時,孩子還不能理解其中很多抽象的畫面,但一定能將通過“紀念”的浪漫化描繪,減輕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將這份豁達傳遞給孩子。
畫面欣賞:


繪本內頁(節選),圖片源自網絡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和戰爭有關的繪本,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表達對於和平的嚮往。推薦幾本適合孩子的:
《鐵絲網上的小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個小女孩叫做羅斯.布蘭奇,她無意間發現一個集中營,她看到有些小孩被關在鐵絲網後面,羅斯.布蘭奇覺得他們很可憐,就給他們食物,最後他們的城市被攻佔了,老百姓紛紛逃亡,羅斯.布蘭奇卻想再看那些小孩一眼,沒想到卻被軍人當成敵人。羅斯.布蘭奇最終成為戰爭的犧牲品,但她的死卻令人反思戰爭所給人帶來的巨大代價,以及長久消除不去的悲傷。這是發生在二戰時期的一個真實故事,讀者也可以感受到故事中藴含着的人間温情,以及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安娜需要一件新大衣,但是媽媽沒有錢,手頭上只有四件東西,於是她就利用這幾樣東西想辦法制作了一件新大衣。安娜在等待的過程中,瞭解到一件大衣是如何製成的,過程温馨感人。
書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審視了一番戰爭帶來的悲情,描述了戰爭傷亡給其親人帶去的傷痛。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越戰紀念牆上,刻着五萬八千個士兵的名字,他們都是在越戰中犧牲或失蹤的。小男孩和爸爸從很遠的地方到這裏來,花了很長的時間在牆上尋找爺爺的名字,然後在一張紙上,用鉛筆把名字拓下來,鄭重地帶回家。讓小孩與大人一起緬懷在戰爭中陣亡的親人,從中體驗戰爭對生命所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並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五十年前,正值冷戰的高峯期。有一對年輕的夫婦為孩子們創作了一本全新的、很受歡迎的圖畫書。它勇敢地對抗着戰爭的愚蠢和環境破壞對人類所帶來的威脅。這本書,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將軍》。講述了一位將軍從馬上跌落的時候,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從那天起,他立誓要把他的國家變成世界上最美麗最安寧的地方......蔡朝陽:《和平是什麼?》最令我讚歎的地方便在於,她在“和平”這個詞語背後,有一種更為宏闊而綿長的價值關懷。從創作的角度而言,竊以為這是最具創作難度的一個話題,直接向孩子們解釋,和平是什麼。這是一個發生在戰火中以音樂撫慰人心的故事,作者藉故事中小女孩兒的敍述,以詩意的文字刻畫出遭受戰火蹂躪的人們的內心世界,點燃了他們心中微亮的希望。不管戰爭多麼殘酷,大提琴家歐先生都以無比勇敢的樂觀精神在廣場上拉大提琴,用充滿詩意的音樂幫助人們減輕對戰爭的恐懼。2.欣賞、模仿手指謠《烈士墓》
通過手指謠來了解烈士也是一個比較適合孩子的方法,比如下面這則手指謠《烈士墓》就很符合哀悼日的主題:
視頻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佈者:薛子老師♡
去了解烈士們真實的故事也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帶着孩子追溯歷史,通過一些電影、紀錄片去了解烈士的故事,如《建黨偉業》等。(因烈士題材的書影音大多和戰爭主題相連,成人應有選擇性地給孩子播放)
圖片來源:豆瓣
還記得上面繪本里的花嗎,它們寄託了小花太爺爺對戰友的思念,也像戰友的“靈魂”一般陪伴着太爺爺。我們也可以選擇一種方式,也許是一個物品、也許是一種習慣,來表達我們對烈士的尊敬。比如,種下一朵花種、寫一封給烈士的信、畫一幅給烈士的畫、唱一首給烈士的歌......相信,你的情意能傳達到看不見的遠方。《革命烈士詩抄》裏有這樣一句:“熱的心會把冰雪融消。”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會永遠記得烈士,但我們不想要更多的烈士。